開學恐懼癥 中小學生表現(xiàn)各不同!
來源:好上學 ??時間:2023-07-31
“不想上學、晚上失眠、上課走神”……隨著新學期開學,上海兒童醫(yī)學中心心理咨詢門診“熱”了起來。前來咨詢學習問題和情緒問題的患兒也逐漸增加。有的家長甚至表示,面對開學,自己也感到有些緊張。對此,專家表示,學??謶职Y已逐漸成為影響患兒自身、家庭、學校的一種常見情緒障礙,特別是對兒童學業(yè)、社交、情緒和身心發(fā)展產生巨大損害。
個案一
小學生揚言要獨自去“流浪”
眼看就要開學了,三年級的女孩小麗(化名)最近總覺得頭暈,不愿意走動。即使在假期里也不肯出門,晚上又睡不好,胃口也差了很多。但醫(yī)院做了身體檢查又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疾病,弄得家長也十分緊張。家長從網上搜索相關癥狀,懷疑孩子是不是患上了開學恐懼癥。
同樣焦慮的還有10歲小學生文浩(化名)的媽媽。昨天,文浩被四五位長輩硬拖著來到心理門診。媽媽哭著說,文浩原本學習成績很好,上學期期末考試前突然不肯去學校了。媽媽發(fā)現(xiàn),孩子完成作業(yè)的時間越來越晚,從8點到10點,到后來甚至凌晨還在寫作業(yè)。雖然最后還是去參加了期末考試,但假期過后到了開學的日子,孩子說什么也不肯去學校,甚至離家出走,揚言要獨自去“流浪”。
個案二
“學霸”一開學卻頭痛惡心
今年14歲的雨彤(化名),是滬上某重點中學的學生。雨彤是班上的尖子生,還擅長唱歌舞蹈等多門才藝。雨彤的母親王女士是某重點小學的副校長,對教育頗有研究。自從雨彤上學起,周一到周五,她都嚴厲禁止雨彤看電視和上網。雨彤也很聽話,從小到大,學習成績從未跌出全班前三。
但是如今雨彤卻拒絕進學校。今年開學后,她就告訴母親王女士,說想逃離學校,甚至出現(xiàn)冒冷汗、頭痛、腹痛、惡心、嘔吐、發(fā)熱等癥狀。對于雨彤患上學校恐懼癥,讓母親王女士難以理解,也難以接受。
個案三
面對開學家長也非常緊張焦慮
“孩子作業(yè)還沒做完,怎么辦啊? 想到從此以后又要早起給孩子做早餐了,崩潰”……市民張女士說,這兩天女兒開學了,但是她卻比女兒還緊張焦慮,開學的前兩個晚上開始失眠,一直到凌晨三四點才能入睡。
據了解,除了學生有恐懼心理外,不少家長也反映,面對開學自己也非常緊張焦慮。有的家長覺得又要繃緊神經與孩子一起面對學習的挑戰(zhàn);有的家長特別害怕接到老師的*,害怕孩子調皮闖禍;還有的家長為孩子在校園生活中的各種不適應擔心不已。事實上,專家表示,家長的緊張焦慮無形中也增加了學生的入學或學校恐懼。
超一成孩子有學??謶职Y
上海兒童醫(yī)學中心發(fā)育行為兒科主任章依文醫(yī)師指出,學期開學前后,此類的小患者不在少數。這是一種由于存在各種不良的心理因素,使學齡兒童對學校產生恐懼和厭惡心理,對學習失去興趣,并且伴有身心癥狀和拒絕上學的行為,也稱為“拒絕上學癥”。
兒童和青少年是開學恐懼癥的多發(fā)人群。據統(tǒng)計,13.8%的兒童情緒障礙為學??謶职Y。國內有研究發(fā)現(xiàn),學校恐懼癥中女孩比男孩略多見,男女比為3:4。
上海兒童醫(yī)學中心發(fā)育行為兒科心理與睡眠咨詢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王廣海博士表示,學校恐懼癥已逐漸成為影響患兒自身、家庭、學校的一種常見情緒障礙,特別是對兒童學業(yè)、社交、情緒和身心發(fā)展產生巨大損害。
對學校恐懼癥的早期識別和干預至關重要。王廣海博士介紹,患兒最常見的癥狀并非是精神心理癥狀,而是軀體癥狀,比如頭暈、胸悶、肚子疼,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如手抖、尿急等。這些癥狀往往會被家長錯認為只是身體上的不適。章依文醫(yī)師指出,盡管大多數孩子能在一個月左右逐步適應,但也有學生變得愈加嚴重,家長應及時帶孩子到專業(yè)醫(yī)療機構就診。
學??謶职Y多發(fā)于幾個年齡段。5-7歲為第一高峰期。這一階段可能與分離焦慮相關;11-12歲為第二高峰期,可能與學習壓力逐漸加重,難以適應環(huán)境,以及與老師、同學間的人際沖突;14-15歲為第三個高峰期,這可能與學生進入青春期身心發(fā)展不平衡、自我意識沖突等因素有關。
一般來說,發(fā)生開學恐懼癥的孩子主要分兩種情況:一類是剛剛步入小學的孩子。由于孩子們從幼兒園踏入小學,原來的作息時間、同伴群體、甚至飲食習慣都發(fā)生了變化。比如,孩子們的起床時間變早了;他們將重新去認識新的同學,適應新的集體;學校生活的節(jié)奏更快,要遵守的紀律更多,同時,孩子們還要開始承受一些學習上的壓力,相對而言游戲玩樂的時間變少了。這些變化都需要孩子們慢慢適應。另一類是初高中的學生,特別是畢業(yè)班學生。面臨升學的關鍵學期,沉重的學習任務以及自身和家長的過高期望、渴望成功但又擔心失敗的心理都讓孩子們深感壓力巨大。
[專家支招]
家長切勿對孩子有太高期望
家長要對孩子有正確的期望,避免一味追求學習成績的高標準,更不能隨意打罵和譏諷,使孩子感到壓力巨大,不被理解關愛,而產生抵觸和恐懼的情緒。
避免焦慮情緒的相互傳遞,親子之間多多溝通有助緩解彼此壓力。比如小學生的父母可以主動向孩子描述學校生活的狀態(tài)以及可能遇到的情況;面臨升學的孩子及家長可以在輕松的氛圍下聊聊彼此感興趣的話題,以此增進親子關系。
規(guī)律的作息時間和充足的睡眠對孩子從假期模式轉換到上學模式有很大幫助,同時應當控制屏幕暴露,特別是電子游戲時間。
發(fā)現(xiàn)問題后應及時、主動向老師或醫(yī)師尋求幫助,不要逃避或拖延。王廣海博士特別提醒,有些孩子的癥狀嚴重,持續(xù)一個月仍不見好轉,甚至表現(xiàn)為身體上的不適,或明顯的抑郁、焦慮、易激惹、離家出走等情緒行為癥狀。這不是在裝病或“任性”,家長要及時帶孩子前往醫(yī)院就診。而有的孩子確實存在交際能力、學習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家長應與老師溝通,請老師一起關注孩子,引導孩子并提供指導,幫助孩子順利適應學習生活。
以上就是好上學為大家?guī)淼拈_學恐懼癥 中小學生表現(xiàn)各不同!,希望能幫助到廣大考生!標簽:開學恐懼癥??中小學生表現(xiàn)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