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學習路徑是什么?家長們?nèi)绾卫斫獠⑻峁┯行椭?/h1>
來源:好上學 ??時間:2024-03-21
孩子是如何學習的?他們的學習路徑是什么?今天的推文講述到,孩子們都是把世界看成一個整體來理解的,他們不會像成年人那樣把世界分割成密不透風的小類別,他們會找到屬于自己的通向未知世界的路,而我們永遠也想不到為他們鋪設這樣的路。
一些社會科學的教師曾經(jīng)在一個會議上問我,在他們的領域,孩子們怎么可能獨立地探索和學習?
為了回答他們,我講了幾個故事。
對潛水感興趣的男孩
第一個故事是關于一個七歲男孩的。一天,他看到并讀了一篇有關潛泳的文章。就像大多數(shù)孩子一樣,他對斯庫巴自攜式水下呼吸器非常感興趣,對潛水者看到的、抓到的各種各樣色彩鮮艷的魚更加感興趣——水下世界及水下世界的生物都讓他非常感興趣。

他很激動,跟他的媽媽談起了這篇文章。不久,他的媽媽又給他找了另一篇關于潛水員的文章。但是,這個潛水員潛水不是去抓魚,而是去尋找財寶——花瓶、碗、器具、武器等等——這些財寶正躺在三千年前在地中海沉沒的一艘船的貨艙里。
這個故事的每一件事情都引起了男孩強烈的興趣,而最吸引他的想法是,那些奇異的、漂亮的東西就躺在那兒,沒有人知道,已經(jīng)被遺忘這么長時間了。他開始對創(chuàng)造了這些財寶的克里特島和邁錫尼的前荷馬文明感興趣。
大人給他提供了幫助,為他找了一些相關的書籍,這些書他都看了。在這些書中,提到了荷馬和特洛伊戰(zhàn)爭,所以他就讀了《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的簡寫本。他在讀特洛伊的書中的某個地方時,讀到了特洛伊的七個城市,讀到了席理曼,也就是那個發(fā)掘出七個特洛伊城的考古學家。
想到一個城市就那么完全地消失于地下,而另一個城市就在它之上建立起來,而且這樣的事情還發(fā)生了七次,這讓他深深著迷。同樣讓他著迷的還有耐心地使這些被埋葬的城市重現(xiàn)天日的想法。這讓他希望找到有關考古學的盡可能多的東西。當我最近一次聽說他時,他正在讀他能得到的有關那個學科的所有東西。

發(fā)生在鄉(xiāng)村校園的學習探索
第二個故事是關于一所只有一個教室的鄉(xiāng)村學校的,這所學校由朱莉亞·韋伯執(zhí)教。她在一本名為《我的鄉(xiāng)村學校日記》的書中描寫了她的工作。
這是一本關于教學的重要的書,告訴你當老師意味著什么,我們經(jīng)常聽到學校抱怨說他們不能做這個,不能做那個,因為他們沒有錢,這本書是我見過的駁斥他們的最好論據(jù)。
學校里的孩子從一年級到八年級,大多數(shù)時間他們都必須自己學習。有時候他們會討論,就像一個班級一樣。在這些討論中,他們會提出很多問題,韋伯小姐通常的做法是把很多沒有答案的問題寫在一張大紙上,然后貼在墻上,讓孩子可以看到并思考這些題目。

孩子們沒有必要非得找出這些問題的答案,它們不是課程或者家庭作業(yè)。但是他們可以不受約束地對這些問題感興趣。有些問題始終沒有答案,還有些問題激發(fā)了班上學生的求知欲,引導他們進行了一些范圍很廣的探索。
一年的初春時節(jié),就出現(xiàn)了一個這樣的問題。那時孩子們正準備脫去冬裝,衣服在收起來前,必須清潔干凈。有個人問,為什么這些衣服不能水洗。很多孩子都知道是因為羊毛會縮水。但是為什么羊毛會縮水?縮水后結(jié)果會怎樣?沒有人知道。如果他們可以通過顯微鏡觀察羊毛,那么他們可能會知道為什么。遺憾的是,他們沒有顯微鏡,也不可能買得起。
不錯,他們可以借一臺。于是他們給州立大學寫了一封信問他們能不能借一臺顯微鏡,信中解釋了他們想要用顯微鏡干什么。順便說一句,孩子們總是在寫這樣的信,因為他們的學校太小了,他們需要的課本和設備大多數(shù)都不得不從別處借。
在我看來,這正是對現(xiàn)在某種迷信觀點的回答,這個觀點說我們必須有大型的學校,因為如果一個學校沒有所有最新的設備,那么它就不可能給孩子提供好的教育。
在我們讓學校變得越來越大的過程中,我們失去的價值遠比我們獲得的價值多,每個學校從所有這些昂貴的材料中獲得的有限效果,我們用別的方法很可能也能得到。應該有一些中心圖書館,從那兒可以借書、借設備,或者成立流動圖書館或者實驗室,輪流去各個學校,有些地方確實在這么做。

不管怎么說,顯微鏡最終被借到了,孩子們在等待它到來的日子里,還做了很多很多事情。當他們仔細地打開顯微鏡的包裝、仔細閱讀使用指南、學習如何使用時,他們非常激動。很快他們就準備好了觀察洗之前和洗之后的羊毛。他們發(fā)現(xiàn)羊毛纖維有節(jié),很像套筒望遠鏡,由于某種原因,當羊毛洗了之后,這些節(jié)就滑到一起去了。
在觀察完羊毛之后,他們決定把其他很多種織物——尼龍、棉織物、人造絲等——也拿到顯微鏡下看看。
他們注意到了纖維本身外表的不同,還注意到了織物的外表跟它編織的方式有關。這讓他們開始對編織感興趣,經(jīng)過一番討論之后,他們決定要用最簡單的工具編織一塊布料。他們又寫了幾封信,過了一段時間之后,得到了他們需要的所有紡織、編織布料的東西,就開始用未經(jīng)加工過的羊毛工作起來。他們決定用羊毛是因為羊毛用簡單工具紡織起來最容易。
他們從一個飼養(yǎng)綿羊的鄰居那里得到了一些原羊毛,然后對羊毛進行清洗、梳理、紡線、編織。班上有人想到,找出制成一塊布料需要多長時間,一定很有趣。他們決定記錄花在這個工程上的時間,因此他們形成或者說發(fā)現(xiàn)了工時這個作為工作計量單位的概念,這是經(jīng)濟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

當他們編織完那塊小小的方形布料時,記錄顯示他們用了72個工時。這一小塊方布需要72個小時!做一整套衣服那得需要多長時間啊?這帶來了很多算術(shù)思考,還有計算不規(guī)則物體面積的難題。當他們發(fā)現(xiàn)做一套衣服需要多長時間——按照他們的速度——時,他們開始驚訝,早期殖民地時期的人是如何抽出時間給自己做衣服的呢?
同時,他們也開始明白勞動分工和節(jié)省勞力的機器是多么重要,多么有用。
這個布料工程帶領孩子向很多個方向進行探索。首先,他們想要染這塊布,因此他們不得不去了解天然染料,看如何制作、如何使用它們。因為這些染料大多數(shù)都來自植物,這又將他們帶向植物學。他們制成了一些染料,對它們進行了試驗。他們還對其他種類的毛纖維感興趣。他們的織物看上去不太像他們平常看到的、穿的毛料衣服。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這種差別?一共有多少種不同的毛料?
于是,孩子們每看到一個人穿著毛料衣服,就問他穿的是哪種毛料。他們發(fā)現(xiàn)毛料有很多種。有人開始在地圖上作標志,標出出產(chǎn)絨毛的動物種類,以及這些動物在世界上的生存地。
這又讓他們不解并開始討論,為什么有的毛料比其他毛料貴。在討論和閱讀之后,他們得出結(jié)論,這跟動物有關,動物的繁殖和飼養(yǎng)有多困難、它產(chǎn)多少毛,還與把毛制成布的困難度、運輸?shù)倪h近等因素有關。這引起了更多真正的經(jīng)濟學的思考,以及一些地理學的探索。
同時,他們開始對毛織品和精紡織物的差別感興趣,還對編織過程和這個行業(yè)感興趣。他們看到機器的使用大大降低了布料的價格。誰發(fā)明了最初的機器?為了獲得這些問題的答案,他們不得不從縣圖書館借書。
戈登博士告訴我,一年里,三十五個孩子的班級共借了七百本書。他們發(fā)現(xiàn)很多早期的機器都是在英國發(fā)明的。為什么是英國呢?部分原因是英國那時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勞動分工,這為建立工廠形式的組織奠定了基礎。工廠是什么樣子的?他們參觀了新澤西的一家紡織廠,閱讀了有關早期工廠和勞動條件的書,討論機器對就業(yè)的影響,調(diào)查機器對附近城鎮(zhèn)的影響,仔細思考工會和勞動法規(guī)等等。
現(xiàn)在,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做過以上所有的事情。從另一個方面說,孩子們并不是只做了這些事情。當他們研究這些問題時,他們還研究其他很多東西。確實,只有幾個孩子對最初織機的發(fā)明做了真正的研究,但是他們總是向全班報告他們的發(fā)現(xiàn),因此幾乎所有的發(fā)現(xiàn)孩子們都是共享的。

下面再講一個他們做的事情。大一點的孩子以前經(jīng)常出一份小型的校報,每幾個星期出一期。有一天,一個學生說: “我們花這么長時間才做出這張小報,人們怎么每天都能出那么重要、那么厚的報紙呢?”這個問題引起了全班同學的興趣,而這樣的問題對我來說始終是有趣的。他們決定調(diào)查一下這個問題。
寫了幾封信之后,他們被獲準去參觀一個報紙印刷廠。他們對排字和印刷過程感興趣極了,因此他們開始研究活字、印刷和圖書制作的整個歷史。
這還使他們中的一些人對書寫和書寫材料的歷史開始感興趣。他們開始研究最早的字符,研究像紙莎草、羊皮紙這樣的書寫材料。不久,他們決定要制作——寫、打字、裝訂——一本自己的書,一本關于書寫、印刷、圖書制作整個歷史的書。
這是一個巨大的工作,在那個學年結(jié)束時,他們還沒有完成,他們中的很多人在學校放假之后又去了學校一個多星期,才完成那本書。戈登博士把他們的書給我看了。那是一份令人驚奇的杰作——構(gòu)思很好,寫得很清楚,插圖、字體很優(yōu)美,裝訂得非常結(jié)實——那是一本真正的書。在制作這本書的過程中,他們從現(xiàn)今的日報一直回溯到歷史最初的時候。
這些故事告訴我們很多關于孩子學習途徑的事情。他們把世界看成一個整體,可能很神秘、難以理解,但依然是一個整體。他們不會像我們成年人那樣把世界分割成密不透風的小類別。他們會找到屬于自己的通向未知世界的路,我們永遠也想不到為他們鋪設這樣的路。
為孩子的好奇心提供足夠多的營養(yǎng)
例如,如果我們認為,讓孩子了解特洛伊或者考古學是很重要的,那么我們會從跟他們談論斯庫巴自攜式呼吸器開始嗎?當然不會。即使我們這樣做了,對很多孩子來說,這也不一定是一個好的開始,甚至根本算不上是開始。

但是,如果讓孩子遵循自己的直覺,學習讓他們好奇的事情,而不是我們給他們指路或者讓他們學更多的東西,那么孩子會進步得更快,會涉及更多領域。
人們經(jīng)?;虿话不蛏鷼獾馗艺f,如果我們讓孩子學他們想知道的事情,那么他們會在像棒球擊球率等這些瑣事方面變成狹隘的專家、瘋狂的能手。不會這樣的。但是很多成年人會這樣,在大學里到處都是這樣的人,他們把自己封閉在小小的城堡里,人為地限制自己的學習。
而健康的孩子依然充滿求知欲,依然無所畏懼,他們不是這樣學習的。他們的學習不會把自己關進盒子里,而是帶領他們從很多方向進入到生活。
每一個新學會的東西都會讓他們意識到其他需要學習的新東西。他們的求知欲隨著學到的東西不斷增長。我們的任務就是要持續(xù)不斷地給他們提供充足的營養(yǎng)。
“給他們提供充足的營養(yǎng)”以保持他們的求知欲,并不是說向他們灌輸東西,或者告訴他們必須自己學習,而是說要讓他們接觸到最廣泛的、最多的有營養(yǎng)的食糧,就像帶他們?nèi)ヒ粋€沒有垃圾食品的超級市場一樣(如果我們能夠想象這樣的超級市場)。
| 本文來源:節(jié)選自《孩子是如何學習的》一書。

孩子的想象世界,要比我們所認為的還要更豐富!只要我們給到他們一個點,一個可以讓他們順著走下去,可以開始的那個點!剩下的,交給孩子們,他們會讓我們大人驚艷的...
區(qū)別于體制外,國際學校就是這樣,給一個點,讓孩子自己去探索問題:
比如在國際學校上人文課,要怎樣去了解一段文明?
兩河流域?qū)W完了,古埃及學完了,古代中國也學完了,那羅馬文明呢?伊斯蘭文明呢?瑪雅文明,印加文明,歐洲中世紀,以及近現(xiàn)代早期呢?
國際學校的老師不會一上來就講講講,而是給孩子們一個思考框架,引導他們?nèi)ニ伎?。這個引導包括:想什么?怎么想?
孩子們的求知欲便會被挖掘出來,每一個新學會的東西都會讓他們意識到其他需要學習的新東西。他們的求知欲隨著學到的東西不斷增長。而我們的任務就是要持續(xù)不斷地給他們提供充足的營養(yǎng)。
家長在擇校過程中有任何擇校疑惑都可以咨詢小幫妹,小幫妹隨時在線~

擇校就找小幫妹
入學大捷徑!30+所國際學校招生搶占先機!
無需定鬧鐘搶學校開放日,
無需隔三差五地跑說明會,
無需一遍遍地參加考試、面試,
只需3小時
便可以與深圳30+所國際學校
零距離接觸
11月2日(周六)上午8:30-12:00
幫你擇校第五屆國際學校教育展
一站式解決您的擇校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