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規(guī)私人定制 | 只有老師在"偷懶" 學生內力覺醒在生長
來源:好上學 ??時間:2024-03-27
上周,8年級叛逆少年薛一凡的故事,我們收到了很多評論留言:
有家長說,在中黃國際黃埔中學劉海珊老師班級是孩子們的榮幸。
其實,感謝家長們認可背后,也有隱憂:我的孩子如果沒能分到劉老師班上怎么辦?
看完今天的故事,也許你就不會有那么多顧慮了。給叛逆少年辦party或許不多見,但在中黃私人定制的管理卻隨處可見。
干部職務,私人訂制
想要自由,不喜歡被約束,青春期孩子都有這樣的想法。這一點,七4班學生陳嘉昱感受尤為深刻。幾個月前他還在新西蘭一所IB(國際文憑)學校就讀,在新西蘭,學校里沒有排隊一說,也沒有那么多規(guī)矩,幾乎是“放養(yǎng)”狀態(tài)。
可做夢也沒想到,回到國內,同樣是IB國際學校,他會擔任一個叫做“監(jiān)督執(zhí)法部執(zhí)法員”的班干部職位,每天要組織排隊、監(jiān)管紀律。
陳嘉昱與同是新西蘭歸國的中黃教育集團崔建社總校長全英文介紹自己到中黃的所見所感
——————————————————
班主任告訴他:你是自我管理能力最強的孩子,做好自己,你就可以勝任。幾個月過去,陳嘉昱已經養(yǎng)成習慣,晚飯后就回教室寫完自己的作業(yè),然后組織同學們活動或自習。
同班同學朱景軒,小學讀的是越秀區(qū)某重點公辦學校,曾經常被老師樹作典型。當然這個典型有點特別——因為愛好課外閱讀,課堂上也忍不住偷偷看書,加上并不拔尖的成績,朱景軒成為了老師眼里“玩物喪志”的代名詞。
朱景軒說,幾個月前,他差點就出國讀書了。在澳大利亞,他有好幾個表哥表弟,那邊的教育環(huán)境比國內開放多了。之前學校的傷心經歷,他記憶猶新,再也不想讓傷心又一次上演。
——————————————————
在媒體鏡頭自信大方介紹納米機器人模型的朱景軒
一樣做夢也沒想到,沒出國的他,在現在這所國際化學校,老師也會讓他對著媒體鏡頭,在全網直播中大大方方地介紹自己的發(fā)明,他遠在澳大利亞的表哥表弟,興趣和特長也未必這樣受到尊重。
兩個少年,兩條軌道,100多天前同一個選擇,在中黃國際黃埔中學相遇而產生交集。熱愛自由的,成了紀律委員;受夠脅迫的,感受到被尊重。遇見更好的自己,收獲別樣的青春。
這是命運或緣分?倒不如說,這是中西方共同的素質教育價值觀的共震。
私人意見,集成班規(guī)
提到班規(guī),你想到了怎樣的畫面?是貼在墻上的“熱愛祖國,遵紀守法……”?還是國旗下教導主任咆哮“十個不準”?還是說,班主任對著學生苦口婆心、唾沫橫飛?
你有沒有想過,班規(guī)其實還可以長成數字化時代的模樣,比如掃碼即得;班規(guī)甚至都不用老師寫,不用老師管,學生自己制定,自己執(zhí)行?
有個叫陳致攸的女孩,有嚴重的“媽媽依賴癥”,“剛開始的時候,我是第一次住校,有點不習慣,沒能摟著媽媽睡,有點不高興??墒?!!經過一個月以來的努力調整,使我愛上了住校那種和朋友在一起的感受!!”
陳梓俊是班委會會長,認為自己管理能力不足,“因為有時同學在吵鬧的時候我常常會找不到方法來管理他們……身為會長并沒有起到帶頭作用……我錯了,我以后一有時間就去檢查一下他們的事情做好了沒有?!?/span>
雷嫻婷似乎是個比較內向的女生,“自己上課的時候太安靜了,不善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對于老師還有幾分的膽怯,上課時看著同學們與老師一起互動,其實內心非常渴望?!?/span>
還有自稱為“嬌氣女孩”的黎倩慈說,以前什么事情都是家長來做,覺得曾經的自己,真是太懶了,“我發(fā)誓從現在開始改正!”……
四個個性迥異的少年:陳致攸、陳梓俊、雷嫻婷、黎倩慈,圍繞著班規(guī),“日三省吾身”而成長
無一例外,所有的孩子們都在反思和成長,而這源于七4班的班規(guī)和班級文化,一句簡單而直接的大白話:不給別人添麻煩,規(guī)則是一切自由的前提。這一條不一樣的班規(guī),沒有高大上的詞匯,也沒有讓學生背默抄寫,卻已深入人心。
IB教育理念中有一句話:“只是告訴我,我會忘記;要是演示給我,我就會記住;如果還讓我參與其中,我就會明白”(Tell me and I forget, show me and I remember, involve me and I understand)。
這條班規(guī)的高明之處,就在于,它讓學生從一開始就強調參與感,讓每一位學生都親自參與到班級建造的過程中。
故事還得從開學講起。開學第一天,班主任秦榮華給學生們布置任務:制定班規(guī)。
剛進入新環(huán)境的孩子們,來自不同背景的小學,有著不同的學習和行為習慣,帶著不同的校園文化DNA,也從沒制定過班規(guī),怎么定?
秦榮華放招,“你希望在一個什么樣的班級里學習生活?分享出來”。班級一下子活躍起來。
從上海某國際學校升學過來的張涵珺對制定班規(guī)的建議是,希望老師對所有人一視同仁
之前在上海某國際學校就讀的張涵珺覺得,理想班級應該是公平的,老師一視同仁。以前的學校里老師很偏愛她,因為她學習成績不錯,但對她的朋友們——成績差的學生老師卻是另一番態(tài)度,這讓她很難過。因而,她的主張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那個曾經羨慕在澳大利亞上學的表哥表弟的大男孩朱景軒認為,應該尊重他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愛好和想法。他不希望任何人被老師偏見,被同學孤立。
相對來說,從新西蘭回國的陳嘉昱對班級制度并沒有那么清晰的認知,但表現沉穩(wěn),談吐大方,班主任已經覺察到,他就是模范生代表本身,最適合做一名執(zhí)行班規(guī)的“監(jiān)督者”。
私人反思,內驅成長
理想班級藍圖繪制出來了。每個人都是制法者,每個人都是執(zhí)法者。
自定班規(guī),最大程度上因孩子們個人意見被重視而讓學生們達成了共識。但孩子畢竟還是孩子,對任何規(guī)章制度,從思想上愿意不觸犯到行為上做到不觸犯,永遠都有距離。
剛升七年級的學生們還很稚嫩,但也是最佳培養(yǎng)階段。
沒多久,女生宿舍就因為洗澡發(fā)生了一起小沖突。一個宿舍分成兩派,各執(zhí)一詞。女孩們委曲地哭著,跑去找班主任。
了解概況后,班主任秦榮華沒有急著下結論,反問她們到:你們有沒有給自己找麻煩?
女孩們冷靜下來發(fā)現,誰都有自己的小問題,誰也討不到便宜。最后在各自的反思,以及跟室友的和解中,一切恢復如前。當事人張同學說,吵架那會特委屈特沖動,但老師那句反問卻好像一下子點醒了她。
七4班住宿生也是學?!拔拿魉奚帷豹勴棾??/span>
男生們也難免小打小鬧,肢體觸碰,語言過激,引發(fā)爭斗。秦榮華也有招。
有一次,兩男生動起手來,秦榮華拉進辦公室后,不急不徐地說,“你們回顧下事情經歷,但誰也不準指責對方的錯”。血氣方剛的少年,說著說著就指著對方鼻子,憤憤不已,在大家共同制定的班規(guī)中,是絕不允許的。等他們把指責的話憋回去,把事情交代清楚,事理也就反思明白了。
教育家夸美紐斯說:“犯了錯的人應當受到懲罰。但是他們之所以應受到懲罰,并非因為他們犯了過錯,而是為的要使他們日后不去再犯。”
青春期孩子們,犯錯再正常不過,但學會克制,懂得反思的孩子,總不會太差對嗎?
秦媽和他的孩子們
學生們給秦榮華取了個很親昵的外號叫“五味秦媽”,因為永遠也不知道從他那里能討到一顆什么味的巧克力。聽起來像一個很愛嘮叨的形象,但實際上,秦榮華稱自己其實是一個 “甩手掌柜”。
運動會啦啦操比賽,其他班主任都在帶著學生緊張排練。秦榮華雙手抱臂,在旁邊觀賞,學生自己組織,帶隊訓練,而他只在旁邊提醒幾句“你們的水平還可以更好啊”,四兩撥千斤,學生便自覺調整起來。
看著輕松,其實背后正是身體力行了IB探究式教學精髓:學生是主體,老師是煽風點火者。應了那句: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找國際學校就找小幫妹,專業(yè)又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