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上學,職校招生與學歷提升信息網(wǎng)。

分站導航

熱點關注

好上學在線報名

在線咨詢

8:00-22:00

當前位置:

好上學

>

職校資訊

>

留學專業(yè)

孩子人生軌跡大比拼 | 公立學校VS國際學校,誰更勝一籌?

來源:好上學 ??時間:2024-03-24

今天小幫妹為大家準備了一場激動人心的吐槽PK大賽,做人嘛,最重要的就是開心啦!

俗話說: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在孩子上學問題上,家長們可都是想破頭腦為孩子安排好一條完美的路,可究竟是上公立學校呢還是國際學校呢?


公立學校吧,嚴格的管理制度適合自己家調(diào)皮的孩子,可是國際學校開放式教育也不差啊;


國際學校呢,美國英國加拿大世界名校隨便選,可是清華北大也不差?。?/span>


公立學校呢,學費低師資強,可是國際學校成績好可以免學費啊……


到底是公立學校還是國際學校呢?!真是讓人糾結(jié)到腸子打結(jié)……




但是無論選擇哪種學校,不能只看優(yōu)勢,也要看劣勢。那么,我們就來看看公立學校和國際學校的相互PK吧!


Part 1:一生經(jīng)歷


大多數(shù)公立學校孩子的一生:


0—10歲:被迫學習各項課外技能,不斷考級,多數(shù)是為了父母的面子和期望

10—20歲:死啃如山的書籍,應付如海的考

20—30歲:到處投簡歷,著急自己找不到工作

30—40歲:成為房奴、車奴

40—50歲:為孩子的未來操心,省吃儉用,努力存錢

50—60歲:終于有了自己的生活,卻發(fā)現(xiàn)馬上要退休,又開始擔憂退休后怎么辦

60—70歲:花費大部分精力養(yǎng)生,卻發(fā)現(xiàn)還要養(yǎng)孫子

70—80歲:終于安定下來度晚年


大多數(shù)國際學校孩子的一生:


0—10歲:參加野地考察等各種集體活動

10—20歲:談戀愛和追夢

20—30歲:找份平凡穩(wěn)定的工作

30—40歲:終于發(fā)現(xiàn)自己的追求,享受有房有車有孩子的生活

40—50歲:常常在工作壓力中度長假

50—60歲:享受生活,旅游

60—70歲:開始寫回憶錄,旅游

70—80歲:安度晚年


Part 2:發(fā)展方向


公立學校的學生——參加中國高考——進入中國大學學習


國際學校的學生——申請國外大學學習


在此小幫妹想提一點的是,國際高考由于多年擴招,升學壓力相比以前有所下降。而國外大學,由于近些年中國學生出國留學人數(shù)不斷攀升,反而進入頂級大學的難度,在不斷加大。


所以有些家長認為上國際學校可以減輕學生學業(yè)壓力的話,需要三思而后行。




Part 3:課程設置


公立學校的課程設置按照中國的國家課程標準,使用經(jīng)過教育部門審訂的教材。


而國際學校采用的是國際課程,留學方向不同,所學的課程也是不一樣的。例如:以A Level為代表的英國課程體系,以AP為代表的美國課程體系,以IB為代表的國際文憑課程等等。


Part 4:語言學習




公立學校與國際學校之間的區(qū)別,除了教育方式,還有對于語言學習的教育方法和使用習慣。


在中文方面,公立學校的語文水平天下一絕,無可挑剔,不僅僅因為中文是我們的母語,更多體現(xiàn)在對詩詞歌賦的理解和使用。中文的難度是世界有名,其詞語復雜的含義,語句的多變更是需要深層次理解才能體會和運用。


公立學校設置的中文課程常以研究和學習名作詞人,名作家的文章做樣本,深入探究作者的情景,情緒,口吻等,以便靈活運用于日后的生活上,寫作上。


國際學校則對中文課程設置沒有以深入理解為目的,相反以日常溝通為主要內(nèi)容,中文課程難度低于公立學校。


在英語方面,公立學校的學生盡管成績再優(yōu)秀,普遍逃離不了一種魔咒現(xiàn)象:只會讀寫聽,不會說。表象看,英語口語能力的缺乏主要源于周圍的語言環(huán)境氛圍,其實際則為語言教育方式的巨大區(qū)別。


有別于國內(nèi)的英語學習方法,在國外的語言教育,首先是聽,聽的次數(shù)多了,根據(jù)聽的時候的場景情況來判斷猜測意思,然后在類似的場景下使用這些詞語,說的能力就自然來了,最后再學習單詞的拼寫,語法,閱讀和寫作油然而生。反觀于國內(nèi),我們也曾經(jīng)受背單詞,背語法的痛苦,沒有背的前提,我們連一句話都看不懂意思。


在公立學校,教學語言以中文為主;而在國際學校,一般以英語為主。


Part 5:師資配備




公立學校的老師基本都是中國人,外籍教師很少或者根本沒有。


而在國際學校中,外籍教師占較大比例,在學生課程中,基本一半以上都是外籍教師授課。


在師資方面,兩種學校也是各有優(yōu)勢。在公立學校中,很大一部分老師都是經(jīng)過千錘百煉,經(jīng)驗豐富。而年輕老師一般學校也會給安排一位“師傅”帶。


這樣,年輕老師也會迅速成長。優(yōu)秀的校長和教師比比皆是。不足之處應該說是由于受下面提到的評價體系影響,老師們不得不向應試教育靠攏,天天分析教材的重點、難點和考點。


國際學校的教師教學風格更加國際化,教學方式相比也更靈活、多樣。在教學過程中,更多地體現(xiàn)平等和尊重。


此方面最大的缺點就是師資的供不應求,不管校長和教師,還是中教和外教。因為國際學校近些年才迅速發(fā)展起來,缺乏像公立學校那樣的人力資源積累。



Part 6:評價體系


傳統(tǒng)學校在幾十年的發(fā)展中,已經(jīng)有了一個統(tǒng)一的評價體系。這樣就形成了學校與學校之間,班級與班級之間,學生與學生可以進行比較。例如之前全國統(tǒng)一的高考,各省市統(tǒng)一命題的會考,各區(qū)縣統(tǒng)一的月考等等。


這種體系有其優(yōu)勢,那就是可以“激勵”后進的學生努力前進,彌補差距。而這種體系的不足也很明顯。那就是為了“客觀”、“公正”,分數(shù)成為最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評價標準。


而國際學校沒有這樣橫向比較的評價體系,所以學生便可以“任性”發(fā)展,缺少公立學校那種壓力。這樣的好處在于可以更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而不必過度拘泥于學生的學業(yè)成績。但此種方式的壞處也顯而易見,那就是學生很容易“放羊式”發(fā)展,不能打好應有的學術(shù)基礎。





總結(jié)所有方面來看,國際學校和公立學校各有千秋。很多時候,選擇的迷惘來自于問題的指向不清晰,在理清楚思路后,我們再來分析和對比公立學校與國際學校之間的各自優(yōu)勢,根據(jù)長短,家長和學生在選擇的時候應該慎重考慮,結(jié)合自身情況,做出明智的選擇。還是那句老話“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分享:

qq好友分享 QQ空間分享 新浪微博分享 微信分享 更多分享方式
(c)2025 www.owew.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 聯(lián)系我們 | 浙ICP備2023018783號